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败酱草、大血藤

2017-08-07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清热解毒药中长于治疗疮痈肿痛的药物有以前提到过的蒲公英、鱼腥草、土茯苓,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下败酱草和大血藤。

 

败酱草在疮痈中使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肠痈和肺痈。因为它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活血化瘀,从张仲景开始就将败酱草用于肠痈,非常经典。因为它有活血化瘀的功能,所以对于瘀血症也有效。

 

与败酱草经常一起配伍治疗肠痈的是红藤,现改名为大血藤。大血藤长于治疗肠痈,但没有排脓的作用,所以治疗肠痈时往往用于初起既有热毒又有瘀血的时候。脓成后,其效果不如败酱草。此外,利用它的活血化瘀功能,还可用于瘀血证,如跌打损伤,或风湿。

 

那么,老爷爷和小指月是如何利用败酱草和大血藤来治疗各种疾病的呢?

 败酱草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

 

一人拉肚子,赤白相间,臭秽稀烂如腐败豆酱。老先生叫他就地采新鲜败酱草二两,煎汤的时候再加进冰糖调服,一次就好了。

 

小指月问,为什么用败酱草呢?老先生说,败酱草,顾名思义,其草气如败豆酱,有一股陈腐气,陈腐败酱者,皆浊阴之味,夫浊阴者,善于出下窍。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这赤白痢疾排泻系食物残渣未消化,非常臭秽,应该通因通用,所以爷爷用单味败酱草,直接清肠止痢,排脓散瘀。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加点冰糖呢?这败酱草不难喝,而且病人又不是小孩子。

 

老爷爷说,甘能缓急,病人有腹痛,可以急食甘以缓之。

 

小指月笑了笑说,我明白了,难怪爷爷说,顽固抽筋的时候,在芍药甘草汤里头,加点糖,甜甜的,效果更快,本身炙甘草也是带甘甜的,就是取它缓急止痛的作用,这样痢疾腹痛,就可以达到行滞通肠缓急止痛的效果。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闽东本草》曰,治赤白痢疾,鲜败酱草二两,冰糖五钱,开水顿服。

 

《现代实用中药》曰,败酱草治肠炎下痢。

 

《本草正义》曰,败酱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宜用以实热之体。

 

产后血滞,败酱可下

 

有个产后腰痛的患者,痛到腰都不能转摇,尺脉滑数。老先生便用四物败酱汤,一剂知二剂愈。又有一例产后腹痛如刺的患者,尺脉虚数。老先生一样用四物败酱汤,一剂知二剂愈。

 

小指月说,爷爷,怎么俩人不同病,脉象也有异,怎么都用同一方子治好?老爷爷说,虽然病象不同,但产后的特点却是一致的。这两个妇人,都是产后恶露排不干净,用这四物败酱汤可以帮助恶血排出。

 

小指月说,这败酱草不是偏于走肠道的吗?偏于走气分啊?老爷爷说,这就是加进四物汤的道理,有四物汤照顾产后血虚,带入血分,能够用败酱草,把血分瘀浊,因势利导,从下窍出,这样浊降清升,所以腰痛愈,腹痛除。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这都是产后恶血排不干净引起的腹痛或腰痛,只要把恶血排干净,腹痛腰痛都会好过来。

 

爷爷说,没错,有些还产后头痛,腰背痛的,只要恶露排不干净,一样可以借助败酱草,引领浊阴下败,在四物汤的带领下,可以把血分瘀滞,撤出体外,往下面排,这样头痛背痛也都可以得到治疗。

 

小指月说,看来败酱草应该把它当成下身体败浊之药草来看啊,这样用途就广泛了。

 

这时爷爷引《本草正义》说,用败酱草,惟产后诸痛,当以瘀露作痛为宜。可见败酱草不单下肠痈败酱,为肺痈肠痈妙药,更善于下子宫中恶露败血,凡周身中败浊之气,善于用药配伍之,皆能下。

 

小指月说,为何这败酱草能够有如此本事,把脓浊都败下呢?

 

爷爷又引《药性论》曰,败酱草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又主产后诸病。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外台秘要》曰,治疗产后恶露七、八日不止:败酱草、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各八分,川芎、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服。

 

《广济方》曰,治疗产后腰痛,乃气血流入腰腿,痛不可转者。败酱草、当归各八分,川芎、芍药、桂心各六分,水二升,煮八合,分二服。忌葱。

 

《卫生易简方》曰,治疗产后腹痛如锥刺,败酱草五两,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三合,日三服。

 

败酱草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辛、苦,凉。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红藤(大血藤)


 

肠痈要药红藤

 

有个慢性阑尾炎的患者,右下腹经常有隐痛,他自己看到药书上说,一味败酱草乃治肠痈的要药,便不分寒热,采新鲜的败酱草来煎汤吃。

 

结果腹痛虽然缓解了,但隐隐还有一些胀满,再吃败酱草还是胀满绵绵,他不知道是这为什么,便问老先生。老先生说,败酱草属于寒凉之品,你这慢性阑尾炎,不比急性的。急性热毒壅甚,用败酱草清热排脓,导浊下行是有效果。一旦转为绵绵胀痛闷痛的慢性阑尾炎后,大都体质偏虚气血无力,正虚难以运药。所以药物虽好,也未必能够进到身体那么得心应手地走动。

 

这病人说,那该怎么办呢?老先生说,你可以加上另一味肠痈要药——红藤。

 

这病人说,不都是治肠痈的要药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吗?老先生说,这红藤跟败酱草最大不同,在于它善于活血,能入血分,把深部脓肿,或者慢性疮脓疏通开,这点是一般清热解毒药所不能及的。你这腹中那团瘀滞,如果只用清热,不用行气活血,未必能够把浊热清刷干净。就像只用水去冲洗碗,没用刷子去来回刮刷,这碗中垢积未必能彻底除去。

 

这病人还挺有悟性的,他说,老先生的比喻我有点明白,你是说这败酱草仅仅只是冲刷肠道管内的表面瘀滞,它还留伏有一些深部的脓浊,这时红藤就象钢刷一样,善于走筋窜骨,进入血分,把深部瘀滞打通刮刷排下来。

 

老先生点点头说,你可以这么理解。这病人听后高兴地回去,在败酱草的基础上,加二两的红藤,用水煎服,想不到连服三剂后,不单疼痛没了,连胀满隐隐不适感也消除,大肠清空得像新房子一样,非常舒适。

 

小指月说,爷爷这红藤,又叫大血藤,太厉害了。

 

老爷爷笑笑说,你看它除了排肠浊外,它是一条长长的藤,像不像肠管、血管?它能够活血化瘀,甚至消肿止痛,这可是一般清热解毒药,远远所不能及的啊。各类阑尾炎腹痛,有脓血在里面,既有瘀血,也有热毒,还有大便不畅。清热药未必能通大便,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一般很少能清热解毒,又能通便的;通便的药,一般又没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这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便排浊,三大功能,居然同时集在红藤身上,所以这红藤不可不谓治肠痈的要药。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曰,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又曰,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或败酱草一两。水煎服。

 

《景岳全书》曰,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蜈蚣)、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


加强六腑排浊功能的红藤

 

有个民间伤科专家,到他那里用手法复位接骨治好的骨伤不计其数。除了确实有些车祸后太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没办法只有送到医院做手术。如果是平常的骨折,几下手法就复位,然后带些药酒回去,外敷内服,再注意休息,很快就好了。他的药酒都是一种,家中视此药酒为不传之秘。

 

今天爷爷说,指月啊,你想不想知道这伤科药酒的不传之秘?小指月说,当然想了,有什么药酒有这么好的效果。老爷爷说,如果道破说穿了,那就分文不值。小指月说,是什么呢?老爷爷说,就是直接用黄酒来浸泡红藤,专治疗各类跌打损伤瘀肿,甚至还可以治疗各类风湿痹症。

 

小指月有些不解地说,爷爷,只听闻红藤治肠痈是最妙的,怎么这红藤还可以治跌打损伤瘀滞,而且效果还这么好,真不敢想象。

 

老爷爷说,刚开始我也猜不到,后来有一次我帮他一个家人治好顽固性脑瘤头痛,用的就是大剂量的土茯苓,当我把这个经验告诉他时,他就坦诚相待,把他家中历代伤科的不传之秘红藤药酒告诉了我。

 

小指月说,原来爷爷是这么得到这个秘方啊!老先生说,其实说是秘方,如果不把里面的道理讲破,告诉你你也用不好,把里面的道理讲破,你即使不知道这个秘方,也能够组配出跟这个秘方有得一拼的跌打损伤药酒方。

 

小指月说,这里头有什么机关啊,我想不破。老爷爷笑笑说,指月你听好,你把最顽固的跌打损伤,当成肠痈来看待。我就说到这里,你回去好好参吧。

 

小指月还没听清楚爷爷说什么,爷爷就说完了,什么跌打损伤当作肠痈来看,要把这跌打损伤当成阑尾炎那样来治,这是什么思路呢?天马行空,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疾病啊!

 

小指月马上到书房里去,思考着肠痈的机理,他先要把这肠痈的机制搞清楚。所以就查阅了张仲景治疗肠痈的名方,大黄牡丹皮汤。

 

里面虽然只有五味药,大黄、芒硝、桃仁、丹皮、冬瓜仁,里面居然分为三大理法。

 

第一是冬瓜仁能够清解热毒。这肠痈局部都发热,肯定有一派毒热在那里,你如果不用点清热解毒的药,不可能把这局部的炎肿给消下去,这点是肯定的。

 

第二是桃仁跟牡丹皮,这两味药是活血化瘀的。这肠痈说穿了,就是气血凝聚在局部不通。痈者,壅也,就像交通壅塞一样。它不壅塞时,车辆顺行,一点也不烦热;一旦交通壅塞,局部马上化热,所以大家都知道交通堵塞急躁烦热。

 

所以治疗烦热,你只是在车子里头开空调,饮冰水,不把交通壅塞理顺,你照样烦热不已。就像你治疗肠道气血凝聚壅塞发热,只是用冬瓜仁或败酱草之类的药,清其热毒,而不用一些活血化瘀之品,打通局部气滞血瘀,这肿热就会源源不断生出来。所以治肠痈,你不用些活血化瘀,疏通经脉之品,就不可能把这壅堵之象解开。

 

第三这大黄、芒硝,就是承气汤的思路,专门通肠排浊的。热清了,局部瘀肿化散开来了,剩下这些病理产物,就应该交给肠道,提高肠道排泄的功能,像清扫房间垃圾一样,把这些浊阴排出下窍去,所以治肠痈少不了给邪以出路的通下之品。

 

小指月想到这里,好像有些眉头了,他突然对红藤倍生敬仰,感到这味药太伟大了。你看它这三方面都同时符合,都把肠痈的病因病机治理思路都容纳进去了,一味红藤堪称是天然的大黄牡丹汤。因为它既能清热解毒,还可以活血化瘀止痛,更可以通肠排浊,真是难得的肠痈妙品。


可爷爷为什么会说,把最顽固的跌打瘀肿当成肠痈来看呢?这时小指月又开始分析骨伤瘀肿了。

 

他在想这骨伤,首先局部肿成一个包,乌青乌青的,用手摸上去,热乎乎的,这局部发热你得把它清凉下来啊。

 

其次这骨伤局部瘀肿,就是气滞血瘀之象,所以不通则痛,才那么疼痛难受你不把局部瘀肿,打通疏理开,这疼痛怎么能减轻,这瘀肿怎么能消散,这身体怎么能恢复?

 

再次这些瘀肿病理产物,不可能通过手术完全刮除,还得靠身体内化吸收,再通过血液运行,借助肠道来排出体外。所以跌打损伤的汤方里头,都需要通肠泻浊之品。

 

这样一想,小指月豁然开朗,微微一笑,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这时小指月不仅明白这一味红藤酒治跌打损伤,甚至治阑尾炎的真正机理,他一下子居然洞悉了所有古代治伤科的名方。比如复元活血汤里头无非就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跟通肠降浊。所用的药物不过就是在这几大法里头变化而已。

 

然后小指月笑笑说,跌打损伤,局部瘀肿,就是阑尾炎,局部瘀肿。它们疾病完全不同,一内伤一外伤,但病理机制治法思路却在源头上相同,都必须遵循气血在脏腑辩证,都要让热毒降下来,气血疏通,加强六腑排浊的功能,所以一味红藤都能够管住。

 

《黄帝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我好象更明白这句话了。

 

跌打损伤就是肠痈阑尾炎,如果谁听到这句话,那他一定会大笑说这句话的人肯定是个傻瓜。这种话连小孩子都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你一个经多世事,学识丰富还是专业医者的人,会说出这句话来呢?这里头的道理只有明心者能体会到。

 

爷爷见小指月说出这样的话来,便笑笑说,医者意也,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以后千万别跟人家说是爷爷教你这样讲的哦,爷爷可从来没教你这样说过。这时爷孙俩相视再次哈哈大笑。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本草图经》曰,红藤攻血,治血块。

 

《简易草药》曰,红藤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

》》编者注:

大血藤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中国医药网 - 药材认识 - 大血藤”介绍临床应用如下:

 

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

 

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大血藤(红藤)

【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性味归经】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